来源:德州刑辩律师 网址:http://www.tjdpzvip.com/ 时间:2023-06-09 08:06:38
取保候审是中国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项重要措施,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,同时也有利于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的侦查和起诉工作。那么,取保候审的期限是多久呢?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:
一、取保候审的概念和程序
取保候审是指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不拘留措施,并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到案接受调查的一种刑事诉讼程序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规定,取保候审的程序如下:
1、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可以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;
2、犯罪嫌疑人应当签订取保候审书,在规定期限内到案接受调查;
3、取保候审期间,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的监督管理;
4、取保候审期间,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应当依法开展侦查活动,掌握犯罪嫌疑人的行踪和证据;
5、如果在取保候审期间,犯罪嫌疑人再次涉嫌犯罪或者违反取保候审规定,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可以撤销其取保候审措施,采取拘留等措施。
二、取保候审的期限
根据《刑事诉讼法》规定,取保候审的期限为两个月,可以延长一个月。也就是说,犯罪嫌疑人在签订取保候审书后,应当在两个月内到案接受调查。如果需要延长期限,应当经过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的批准。
需要注意的是,取保候审期间的时间是不计算在刑事诉讼时限内的,也就是说,如果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被撤销取保候审措施并被拘留,拘留时间从撤销取保候审之日起计算,而不是从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之日起计算。
三、取保候审期间的注意事项
在取保候审期间,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的监督管理,不得离开监管范围。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,必须经过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的批准。
同时,在取保候审期间,犯罪嫌疑人应当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的调查工作,如实提供自己知道的情况和线索,不得隐瞒、歪曲或者伪造证据。如果犯罪嫌疑人有不配合调查的行为,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可以采取强制措施。
四、结语
综上所述,取保候审是一项重要的刑事诉讼程序,其期限为两个月,可以延长一个月。在取保候审期间,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的监督管理,积极配合调查工作。如果犯罪嫌疑人违反取保候审规定,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可以撤销其取保候审措施,采取拘留等措施。因此,犯罪嫌疑人应当认真对待取保候审期间,履行自己的义务,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